陳怡維-2100411004 |
檢視較大的地圖
[澎湖海島生活博物館門口]
[3/10當天的門票-15元噢]
[1F]
[老照的故事]
[澎湖影像生活史]
[澎湖考古]
[藍色地方,是用影像播出的海,往下看頭好暈噢]
[大航海時代]
[荷蘭船]
[將軍一號]
[船]
[海岸通]
[抱墩]
[小管乾]
[榕樹下]
[望安菜宅]
[澎湖厝宅裡的家內事]
[石敢當]
[3樓]
第一次參觀生活博物館~~非常多東西~屬於澎湖的文化
非常的精彩!!
照片於[蔡昀蓁]拍攝。
END
指導老師:徐瓊信 組員:陳怡維-2100411004 蔡昀蓁-2099411034 歐妃格-2100411005 翁志忠-2100411006 林輝豪-2100411012 江嘉倫-2100411046
陳怡維-2100411004 |
本展示內容主要規劃有七大展示主題: (
一)海洋的澎湖:
1.發現澎湖(分別從歷史與地理的層面,探索澎湖:介紹澎湖的考古遺跡及文物,了解澎湖的史前文化;澎湖在地理的特色、地質的特殊性並介紹澎湖的特色動植物)
2.大航海時代(澎湖在航運的發展上具有重要的角色,整體展場空間以復原一艘船為主要情境意象,介紹澎湖的海上貿易活動,並陳列當時的輸出、輸入的各項貨品及介紹海底古沉船,以將軍一號的各項發現為主)
3.唐山過澎湖(介紹移民時期所發生的種種事蹟,包括拓墾時期的艱辛、移民時搭乘船隻的色險及其攜帶的相關文物及澎湖人移居台灣各地的相關介紹)(二)歷史風華:
1.軍事與生活(介紹澎湖的發展歷史及相關戰役,展示早期各方防守澎湖時所遺留建築及古砲,並以炮聲裝置塑造身歷其境的參與感)
2.探訪媽宮城(以大型圖板重現媽宮城古早建築意象,並介紹古早的生活面貌,其中包括明、清時期澎湖發展的相關文物及歷史演進及日治時期澎湖人的生活,當年七街一市各類民生器物之供需買賣等)(三)天佑吾土:
1.信仰與崇拜(介紹澎湖信仰的發展及特色,包括澎湖的民間信仰如法師與乩童、王爺信仰、避邪物、道士等,另有澎湖的廟宇與神祇介紹澎湖的宗教與神明
2.與天同功-媽祖(介紹媽祖信仰與澎湖的深厚淵源,包括媽祖與天后宮、媽祖海巡)
3.代天巡狩-王爺(介紹澎湖的王爺信仰,包含王爺與王船、請王與送王儀式的介紹)
4.民俗紀事(介紹澎湖的傳統民俗,如犒運儀式與小法訓練的介紹、補運儀式的的相關介紹)(四)澎湖人的民俗與生活:
1.咱的年,咱的月(介紹澎湖每月的生業活動、民俗慶典、歲時節慶及生活諺語)
2.做山-農的生活(介紹澎湖的農耕發展與技術、農作及農技、水資源的取用、澎湖放牧業發展等。
3.討海-漁的生活(漁民海上作業情境展示,包括澎湖的漁港、捕魚技術,漁獲由撈捕到交易的整個運程、潮間帶的採集、石滬、抱墩及漁產的加工及漁閒娛樂等。
4.歌吹相聞(介紹澎湖的傳統戲曲與音樂及褒歌等)(五)萬年富貴、瓜瓞綿綿:
1.澎湖的聚落(介紹澎湖的傳統建築特色,包括澎湖厝的營建程序,建築建材的特色,傳統建築空間格局及裝飾)
2.生命禮俗(介紹澎湖出生到百年的風俗,如婚嫁、懷孕、生產、出生禮、成年禮、作壽、慎終追遠等)(六)生活筆記:
1.文風教育(澎湖文教發展介紹,從明清、日治、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教育發展、文石書院及澎湖的先賢)
2.休閒娛樂(介紹澎湖的休閒娛樂,包括傳統娛樂、童玩、現代海上活動)
3.健康日記(介紹澎湖的民俗醫療、澎湖的醫療院所)
4.我家的生活寶貝(由民眾提供具特殊意義的生活器物展)
5.館藏的生活寶貝(館內所藏生活器物)(七)澎湖論壇:
1.菊島大代誌(回顧菊島大代誌)
2.願景澎湖。
3.澎湖劇場(以「菊島依戀」影片搭配文物、燈光演出,闡述年輕人對澎湖發展的情感對話。)
本展示工程經費,獲97年度離島建設基金補助所需費用6,850萬元,縣預算編列2,000萬元,辦理環形劇場設置計畫,經辦理多次預算書圖審議,於去(97)年8月15日確認設計預算書圖稿,並於同年12月份完成發包,由台北「名匠設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以7,950萬6,414元得標,本(98)年1月7日完成簽約,1月16日申報開工,工期為330天,目前廠商正依合約進程積極進行中,進度為現場組裝、測試事宜之進行,預定於12月30日全部竣工。
- 名稱:澎湖生活博物館(一筆站長強烈推薦)
-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 門票:全票80元、團體票60元、優待票(縣民、大專院校以下學生)30元、縣民團體票20元、本縣學生優待票15元
- 澎湖生活博物館門票暨場地使用收費標準
- 正式開館:2010年4月3日
- 開館時間:每週五至週三上午10點至下午5點,每逢週四休館
- 參觀時間:抓2個小時左右
- 搭配旅遊:市區古蹟之旅光之徑
- 官方網站:連結點
- 官方介紹:澎湖生活博物館展區介紹與建館歷史
- 門口廣場意象:澎壺公共藝術作品意象介紹
- 讓澎湖人從生博館中找回感動吧:
- 澎湖生活博物館,身為一個澎湖人,初訪的那個下午我被它感動了。在澎湖諸多展館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展館可以用時間與情感記憶的鎚子如此反覆敲擊我的思潮,生博館內五營犒軍的收音,30:1的望安花宅聚落模型,堆疊的石滬、幼時送進銀合歡枯枝升火的灶口,挽土豆的天井,門埕口虛擬實境的挖螺曬魚場景,生博館把澎湖時空流轉的樣貌拼裝回來,透過古物、器具,影音以及還原實境的展場布置,身為澎湖人,被感動是必然的,因為我們都是這樣從澎湖過往流金歲月中成長過來的。
- 生博館歷經10年擘畫,3億資金的籌建,曾經有許多紛擾的評價,但是當它開幕的那一日,生博館那雙宛如說書人豐沛情感的眼神,定會讓我們重新注視它存在的必然,甚至感謝它的存在。展館一樓門口外場以象徵澎湖意象的巨大「澎壺」裝置藝術展現澎湖人達觀、刻苦,以及多元生活樣貌的意象,走入大廳一樓,從澎湖每個角落透過鏡頭捕捉而來的100張笑臉拼湊出迎賓微笑牆,往2樓的至3樓的電梯高懸著不僅僅是半天鳥的圖騰,更有繚繞如實境的鳥鳴囀囀,2樓至3樓為展市區,4樓以上為研習講演區。2樓映入眼簾的第一景是澎湖開拓史,3樓曳展而開的是澎湖常民生活的百貌,館內綜觀三大特色包括:蒐集大量常民生活器物與古物;透過模型製作濃縮出許多生活場域的實物,以及到每個角落針對廟會、做食、節慶活動的實地收音還原生活百籟。生活博物館的真、美與質感就是透過這三個主軸特色呈獻,印象深刻。
- 展區內最叫人瞠目結舌的是澎湖製作船模型的翹楚韋慶陽先生打造了一艘真實比例的大目船,重塑澎湖先民搭乘帆船橫渡黑水溝移居澎湖的歷史血淚;以望安花宅為縮影的聚落模型,對於教育講解澎湖生活聚落空間來說會很便利,另外巨型石滬模型以及祭祀場景的真實重建都叫人戰慄感動。
- 有多久,你遺失了自己是個澎湖人的感動與驕傲?有多遠,我們失去和父母親與老人家對話的記憶語言,又多多麼陌生,我們瘋著武轎但不盡然認識村內的五營,生博館為什麼感動了我,因為我看見自己的過去,澎湖人的過去,爾後我有這樣一個空間展館,去說更多故事感動遊客,去喚回更多記憶分享給澎湖人。
- 或許澎湖生活博物館,就是要你我記住自己是澎湖人。
影片
來源:tobe you
資列來源
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旅遊網